新聞中心
首頁 新聞資訊 中國打開海外礦業EPC市場

中國打開海外礦業EPC市場

2015-01-30 10:05:51

  自改革開放開始,中國對外工程承包服務發展快速、穩定。1979年,中國在海外新簽合同額和完成營業額分別是0.34億美元和0.30億美元,,2001年到2008年,持續了8年高速增長,2008年新簽合同達到1048億美元,2011年則達到1423億美元。2011年與1979年相比,新簽合同額度增長了三、四千倍。據專家預測,2012年中國對外工程承包新簽合同將繼續增長5%-10%。而對外工程承包業務量,近年來以年均每年30%的速度增長。2011年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498個,比2010年增加10個,其中超過1億美元的項目266個,比2010年增加5個,地域范圍遍布亞洲、非洲、拉美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工程的業務范圍也從低端的房屋建設迅速向高技術含量的石油化工、電力工程、礦山建設、通信、環保、航空航天等領域拓展,并且工程性質從單一門類設計業務發展為多專業門類的綜合工程項目。國際上主要的工程管理模式包括固定價格EPC總包、EPCM、PMC和IPMT等,中國工程承包企業通常選擇合同金額較大的EPC模式,并且工程承包服務正在實現EPC模式的全面升級。

  而隨著礦產資源開發的日益頻繁,礦山工程EPC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中國礦業開采、選別、冶煉技術的發展和中國EPC管理能力的增強使中國工程承包公司在礦山EPC項目管理上的水平也越來越高,可以在海外與國際公司一較高下。2006年,中國冶金科工集團就在澳大利亞簽訂了16億美元的鐵礦項目,皖北煤電澳大利亞煤礦項目、中鐵建銅冠投資厄瓜多爾銅礦項目、地礦公司坦桑尼亞和澳大利亞礦產勘探項目等也進展順利。中小型工程承包企業也把觸角伸向了海外工程市場,如煙臺鑫海礦機公司從成立至今的20年里承攬過俄羅斯、蒙古、智利、巴西、越南、伊朗等30多個國家的礦山EPC項目。

  但另一方面,礦業的發展正處在越來越復雜的環境中。首先,礦產勘探并非易事,“一流礦體”難求。在整個行業的全部勘探項目中,從靶區篩選到資源評估,平均每 3000 個勘探項目中僅有一個會進入到實質的詳細評估階段,成功率僅為 0.03%。同時,礦物成分更加復雜,一流潛層礦體的數量越來越少,那些今天正在吸引潛在投資者的多數未開發的礦床實際上早在 10 多年前就已經被發現了,只不過這些礦床按照當時的條件開采并不具有經濟效益。其次,開發的復雜程度在不斷的增加。如項目處于風險較高的地區、基礎設施要求更高、技術技能短缺以及在許多地區的礦產開發都會遭到特殊利益群體的反對等。最后,經濟的不確定性導致商品價格大幅度波動,成為了礦業EPC實施過程中的不穩定因素。如今的EPC項目合同金額越來越大,任何失誤都會對企業的資金鏈產生重大影響,甚至虧損直致企業破產。

  所有這些情況都給礦業EPC的實施帶來了挑戰,很多國際工程公司傾向于選擇風險小的模式,中國工程承包公司想競逐國際礦業EPC項目,必須首先強身健體,只有抗風險能力強、技術過硬、經驗豐富的礦業EPC承包商才能戰勝這些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