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4 11:48:20
雖然EPC(總包工程)模式的理念已進入中國20多年,但中國的EPC實踐與國際水平仍有較大差距。由于EPC的概念源自西方,其管理方法是以西方的文化和法律環境為依托,雖然EPC對工程的進度、成本的控制都有非常好的作用,但當它移植到中國后,因為中國國情與文化和法律環境與西方有別,其效能的發揮受到了很大的限制。EPC在中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人們對EPC概念的認識還有不清晰的地方,甚至產生了一些誤解。這主要是因為中國舊有的部門分隔、行業壟斷等格局還未退出,在人們觀念上造成的影響還未消除,人們很難從舊有的思維中跳出來。面對中國的情況,有的企業適當地對自己的EPC服務做一些本土化調整,就能使項目管理的質量得到一些提升。煙臺鑫海在礦山機械界的EPC服務一方面使用現代化的管理方法,一方面考慮到中國的實情、業主的心態,使工程與業主的接洽上有轉圜的余地,工程在這種氛圍下得以順利進行。
其次,目前在中國,只有少數建工企業被改造成現代型國際工程公司,大多數工程公司不具備與EPC相適應的組織結構,即使開展EPC服務,也無法高效、有序地完成項目。只有像煙臺鑫海這樣以EPC總包工程為主營業務而創建的企業才能從根本上避免組織結構上的不合理,這中在國并不多見。
第三,缺乏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EPC模式的項目管理需要既通曉管理,又懂技術,還了解法律、財務控制的人才,但比較難得。另外,由于許多企業人才激勵機制有欠缺,導致許多現有人才的才能無法較好施展。在礦業界,鑫海是少有擁有人才遠見的提供EPC服務的企業。當年薪制在中國還鮮見時,鑫海就對技術人才實施這一薪酬制度,爾后公司針對企業內部也進行過人事上的改革,就是為了網羅更多的人才,同時發揮在崗人員的創造性和積極性,這成為鑫海在同行業中較為成功的關鍵原因之一。
第四,中國建工企業一般重施工,輕技術和整體控制,在科技創新上投入較少,在科研成果應用上實踐不夠。除此之外,企業內部缺乏現代化的協調機制與現代信息手段,重要信息的傳遞、匯集和分析還靠傳統方式,無法及時到位,這也對工程的進行造成了阻礙。但鑫海卻牢牢抓住技術創新這一要素,攻克了許多長久以來困擾礦業界的大難題,這使他們在進行EPC服務時如虎添翼。
EPC自20世紀90年代初在中國發展至今,雖然問題仍然存在,但前進的步伐也不可小覷。中國EPC企業已經從國內走向國際,所接工程一年比一年多,所占市場份額也在逐漸增加。鑫海于93年創建,是與中國EPC一起成長的,目前其完成的EPC項目達400多個,國際項目近百個,涉足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伊朗、亞美尼亞、埃及、沙特阿拉伯、日本等30多個國家。
鑫海邀請EPC企業一起努力,共創中國EPC美好未來!
相關新聞